三国来势汹汹,朝鲜强硬表态,对美韩称呼变了,直接称为敌对势力,这也让特朗普想见金正恩的愿望恐落空。那么,朝鲜军方为什么突然给美韩直接贴上敌对势力的标签?特朗普原本寄望在秋季多边场合与金正恩再度会面,这个愿望如今还有多少现实可能? 9月15日起,美日韩三国将在济州岛东南方向的公海上汇银配资,搞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军演,名字起得挺唬人,叫“自由之刃”。说是例行演练,实则火力全开,从海上反导到空中作战,从反潜到网络攻防,几乎涵盖了现代战争能动用的所有手段。这将是过去十个月里的第三次类似演习,规模一次比一次大,节奏一次比一次快。别看口头上说是“防御”,但光是看阵仗,就知道演习的指向性极强。 美国是这场大戏的导演,场景和节奏全由它掌控。韩国是舞台,地理上没得选只能当陪衬。日本则趁机刷存在感,借着修改安保政策的机会,把自己军事上的扩张合理化。三国凑到一块儿,说白了就是互相绑架,把东北亚安全局势推向更紧绷的方向。对外的口号是合作实际效果却是对抗升级。 演习的背景也值得一说。特朗普重新执政后,外交风格依旧是老样子,以单边交易为核心。对他来说拉拢日韩一起军演,不光是向朝鲜施压,还能让日韩更依赖美国的“保护伞”。而韩国新总统李在明则需要展现强硬,避免在安全问题上被国内质疑软弱。日本更不用说,早就盼着有机会证明自己是所谓“正常国家”,顺带把军事扩张合法化。三方利益算是凑到了一块,于是有了这次高调的“自由之刃”演习。 不过,军演还没开始,朝鲜就强硬表态了。9月13日,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点名痛批,直言美韩炮制的所谓“核作战指南”就是赤裸裸的对抗姿态,还警告美日韩选错了地方秀肌肉,必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。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朴正天也接着表态,强调只要敌对势力继续挑衅,朝鲜就会加大反制,军事动作绝不会含糊。
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朝鲜在官方表态中已经不再把美国和韩国称作“对手”,而是直接用了“敌对势力”这个词。这种措辞的变化,可不是随口的批评,而是等于当众撕破脸,把美韩彻底归入敌对阵营。 与此同时,金正恩自己在这段时间也没闲着。刚从多边外交场合回来,就马不停蹄地跑基层,先后去了医院建设工地、导弹研究所、狙击手部队,既关注民生工程,也亲自盯着国防科研。特别是碳纤维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点火试验,这是朝鲜未来新一代洲际导弹的关键环节。金正恩现场点评,说这是核战略武力建设的重大变化。如此一来,朝鲜传递的信息很清晰,一边搞建设安抚国内民心,一边加码军力展示给外部看,意思就是“朝鲜既能发展经济,也能跟美韩硬碰硬”。 在这种氛围下,特朗普的算盘就显得格外尴尬了。据CNN报道,特朗普基本确定要在十月底去韩国参加APEC峰会,还琢磨着借机安排一次与金正恩的见面,最好能重演当年的“板门店握手”。对特朗普来说,这不仅能制造外交突破的噱头,还能在国内博取政治资本。但问题在于,美日韩军演刚把半岛气氛推到火药桶边缘,朝鲜又公开把美国和韩国定性为“敌对势力”,在这种情况下,特朗普再想见金正恩恐怕不会那么容易。
因此,总的来看,这场三国军演带来的后果有三重。首先,半岛局势明显更紧张,朝鲜已经放话要采取更强硬的军事回应。其次,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进一步撕裂,韩日彻底倒向美国。最后,美国借此坐收渔利,不仅能卖军火,还能继续在亚太展现“掌控力”,而真正被推到风险前线的,恰恰是韩国和日本。至于特朗普,他再怎么自诩“交易大师”,在这样的氛围下,想要撬开与朝鲜对话的大门,显然是一件备受挑战的事情。
信钰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