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前,为纪念丹斯里拿督郭鹤尧E策略平台,全球宽柔校友会发布了人文教育短片《附耳倾听郭鹤尧》。今天,我们再次聚焦新山华社耆老郭鹤尧,来倾听他不平凡的一生。
郭鹤尧是大马糖王郭鹤年的堂兄,也是位成功的企业家和热心的华文教育慈善家。他的一生充满了为新山华社的贡献,虽然如此卓越,但他却常说:“我和大家一样平凡,不需要称我‘拿督’,可以叫我郭老或郭先生。”这份谦逊让人钦佩。
大马首富郭鹤年与家族根基
大马糖王郭鹤年,生于1923年10月6日,刚刚迎来百岁寿辰。他的父亲郭钦鉴,1893年出生于福州,家中有六个兄弟,郭钦鉴是排行第六。根据福州的家族传承习惯,郭鹤年的大伯父郭钦铮留守家业,而其余五兄弟则于20世纪初相继南下,前往马来西亚新山。郭鹤年父亲郭钦鉴与其他兄弟共同创办了“东升号”,这也成为了郭氏家族商业成功的起点。
展开剩余79%早期的奋斗与家族事业
郭鹤年父亲的兄弟们在新山共同奋斗,家族业务逐渐扩大。后来,郭鹤年一家人就发展成了新山有名的商业家族。特别是郭鹤年与他的堂兄郭鹤尧,他们不仅在商业上成就显著E策略平台,且在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。
郭鹤尧:热心公益与华文教育
与郭鹤年同样,郭鹤尧也是一个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商人和慈善家。他1916年出生在福州,三岁时随父亲郭钦瑞移居新山。在6岁时,他开始就读于宽柔学校,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教育事业埋下了伏笔。
郭鹤尧年轻时曾在南益公司工作,他对陈嘉庚、李光前等前辈的敬仰,使他形成了谦逊与奉献的性格。他也曾亲眼见到陈嘉庚先生,并深受其影响。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,郭鹤尧加入家族企业——郭兄弟有限公司,在公司工作了40多年,直到退休。
作为新山华社的耆老,郭鹤尧长期参与社会活动,曾多次担任新山中华公会理事长、新山福州社团联合总会会长等职务。此外,他还热心支持华文教育,曾多次捐款给宽柔学校,用实际行动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。
对教育的贡献
郭鹤尧对教育的支持是显著的,2002年至2010年间,他三度捐赠各100万令吉给宽柔基金与学校。这种精神,使他在新山华社备受尊敬。2002年,他因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获得“陈嘉庚精神奖”。
宽柔学校,是郭鹤尧的母校,这所学校自1913年创办以来,一直是新山华社的教育重地。郭鹤尧从1971年起担任宽柔学校董事会的关键职务,直到1986年退位。他在担任董事长期间,也为学校发展捐赠了大量资金。
坦荡人生与高尚品德
郭鹤尧在商业上的成就可能不如堂弟郭鹤年那样显赫,但他在新山华社的影响力却是不可忽视的。他的一生充满了为他人、为社会贡献的精神,并且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。他曾说:“做人应该实在一点,做得到的,一定要尽力去做。”
此外,郭鹤尧也经历了生活中的不少波折。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,他曾两次遭绑架,禁锢长达140天。但他始终坚韧不拔,最终在家属支付赎金后成功脱险。这两次绑架事件震动了整个华社,也让郭鹤尧的形象更加深刻人心。
志向远大,人生无憾
尽管郭鹤尧身家不菲,但他对于名利看得很淡,始终坚守简朴生活。他生前已经决定,将大部分财产捐献给教育和有需要帮助的人,体现出他的大爱和无私。
郭鹤尧不仅在新山,在整个马来西亚华社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。今天,由宽柔基金会与宽柔校友会联合颁发的“郭鹤尧精神奖”,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华教小学,都在延续他的教育精神。
郭鹤尧曾深受陈嘉庚、李光前等先贤的影响,秉承了他们谦虚和为社会贡献的精神。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,这些曾经伟大的先驱如“族魂”林连玉、陈嘉庚等人,虽然已逝世,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在后人中发扬光大。
郭鹤尧的生平,是一个平凡却不平凡的故事。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,在慈善和教育上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的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新山,甚至更广泛的马来西亚华社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